首页
学术资讯
学术精汇
百科精选
学术综述
学术专著
学术会议
万商数据
百家在线精选
更多
百科在线精选
商城
人工繁育条件下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繁殖特性研究
学术精汇
作者:
邹雄
1
2
阮泽超
2
张燕
2
王跃斌
2
汪倩凤
2
柴学军
*
2
作者单位:
1.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人工繁育条件下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繁殖特性,从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采集不同月份的褐菖鲉性腺样本,对不同阶段的性腺表型和组织变化、发育周期、生殖腺指数及绝对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菖鲉为典型的卵胎生鱼类,精巢为全囊成熟型,可分为6期;卵巢为部分同步型,交尾受精后存在妊娠期,共分为7期。各月份性腺分期及生殖腺指数统计结果显示,褐菖鲉繁殖高峰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其中雄性1龄性成熟,雌性2龄性成熟,生殖腺指数在发育阶段显著上升(P<0.05),在交尾排精和产仔后显著下降。此外,1~4龄褐菖鲉的平均绝对繁殖力分别为7 087、(19 726±4 470)、(35 924±4 190)、(43 203±6 204)粒,各年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方程拟合得出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呈二项式相关。首次对人工繁育条件下的褐菖鲉性腺发育过程和繁殖特性进行两周年的持续追踪和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其繁殖特性的了解,提升规模化繁育技术水平。
关键词:
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
精巢
卵巢
组织学观察
生殖腺指数
绝对繁殖力
刊期:
2024,
4
(55)
所属栏目:
研究论文_生物学
基金资助: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计划科技项目(HYS-CZ-202302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院所项目(HYS-CZ-202407号),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专项(2023Y001-4号),舟山市公益科技项目(202303C31042号)
分类号:
Q789; S965
DOI:
10.11693/hyhz20240200030
页数:
10
页码:
1027-1036
来源期刊
海洋与湖沼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