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洁净煤“碳”索学术沙龙在京举行

6 月 20 日至 21 日,洁净煤“碳”索(十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典型工业过程碳捕集关键技术”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以“探索典型工业过程碳捕集技术新路径,构建碳捕集全链条高效协同新体系”为主题,搭建交流平台,聚焦工业领域碳捕集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科研难题和痛点,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助力实现低碳转型目标。
中国科学报
2025-06-24
科研进展

“时间显微镜”揭示距今 3 亿年前后海洋生物生命波动

地球正在快速变暖——但早在 3 亿多年前,类似的气候剧变就曾引发海洋生命的巨大波动。日前,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利用高精度大数据揭示:在晚古生代(约 3.4 亿至 2.5 亿年前),地球缓慢变冷时,海洋生物加速演化、种类剧增;而一旦气候急剧变暖,尤其是火山喷发带来的升温,则引发大规模物种灭绝。
光明日报
2025-06-23
开放获取

汇聚全球智慧,共绘亚太开放科学发展新蓝图——首届 STM 亚太会议在京召开

近日,首届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STM)亚太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公司”)与 STM 协会联合主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协办,以“创新引领 · 开放同行”为主题,聚焦亚太地区开放科学发展战略与创新实践,汇聚全球科研、学术出版及图书馆领域的权威专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图公司总经理林丽颖主持大会。
期刊说公众号
2025-06-23
科研评价

2025 年度 JCR 公布,上海交大 10 本期刊进入全球学科前十

6 月 18 日,科睿唯安发布 2025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 JCR)。自 2019 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 JCR 收录期刊数量增长 140%,期刊发展与学校“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战略布局深度契合,形成了跨学科、跨地域、跨机构的国际化高质量期刊集群,探索出“以刊促研、以研强刊”的期刊发展模式。本次共有 24 本学术期刊被 JCR 收录,22 本学术期刊获得影响因子,其中有 13 本期刊跻身 Q1 区、10 本期刊排名进入全球学科前十名。
中国科学报
2025-06-21
文献综述

综述:用于监测物理、生理信号和体液信号的电纺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苏州大学程丝教授、福州大学赖跃坤教授以及安徽农业大学朱天雪教授在 Nano-Micro Letters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Physiological Signals and Body Fluid Signals”的综述文章,对电纺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评述。
高分子科技公众号
2025-06-20
文献综述

综述:超浸润催化剂——原理、设计与合成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明杰教授、赵天艺教授、江雷教授等人在 Advanced Materials 发表题为“Superwetting Catalysts: Principle, Design, and Synthesis”的综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超浸润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和合成策略,强调了超浸润性在促进反应物传质、产物脱附以及在催化剂内对中间体的限域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总结了在催化剂中构建超浸润界面的关键策略,最后概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有望扩展超浸润催化剂在可持续能源、环境修复和工业催化中的应用,解决多相反应系统中的关键挑战。
高分子科技公众号
2025-06-20
科研评价

Emerging Contaminants 最新影响因子上升至 6.9

2025 年 6 月 18 日,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了 2025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Emerging Contaminants 影响因子上升至 6.9,位于“ENVIRONMENTAL SCIENCES”学科领域的 Q1 区,在 374 本期刊中,排名第 50 位,相比上年度上升了 24 位。
科爱 KeAi 公众号
2025-06-20
科研进展

从鸟类酸味感知演化破解动物感官适应关键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团队在破解鸟类味觉适应关键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揭示了动物感官精妙适应环境的机制,也为深入理解鸟类与植物间的协同演化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线索,对深化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具有深远影响。相关研究成果 6 月 20 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
科技日报
2025-06-20
知识服务

科学家构建起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

植物性状是表征环境适应策略与资源分配模式的关键指标,为理解物种分布、群落构建及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宏观生态学学科组构建了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系统整合了 694 个中文数据来源,包括 681 篇期刊论文、10 本专著和 3 个在线数据库,共收录 110451 条数据记录,涵盖 3897 种植物(隶属 1416 属、214 科),涉及 118 项性状,覆盖中国全部生物区系。该研究近日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中国科学报
2025-06-19
出版行业

《中国计量史》首发暨英文、吉尔吉斯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举行

6 月 18 日,在北京举办的第 31 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大象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计量史》新书发布会暨英文、吉尔吉斯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举行。这部由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双重支持的科研成果的出版和输出,标志着中国计量史研究迈入国际传播新阶段。
中国科学报
2025-06-19
文献综述

针对遗传综合征的基因疗法:了解当前状况以指导未来治疗

基因疗法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为遗传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 FDA 批准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β-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基因疗法,这一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兴奋之余,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当前基因疗法的局限性和挑战。来自美国卡尔文大学生物系的 Marian L. Henderson 博士及其团队在 BioTech 期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综述了基因疗法在遗传综合征治疗中的现状,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MDPI 开放科学公众号
2025-06-19
科研评价

AI Open 收获首个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前三

2025 年 6 月 18 日,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了 2025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AI Open 获得首个影响因子 14.8,位居学科前三。
科爱 KeAi 公众号
2025-06-19
出版行业

《我的科普之道:科学精神与科学传播行思录》新书发布会举行

6 月 17 日,由“凤凰 · 古脊椎所联合科学传播中心”策划、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我的科普之道:科学精神与科学传播行思录》(以下简称《我的科普之道》)新书发布会在保定举行。《我的科普之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周忠和的首部科学传播文集。周忠和从最初为《化石》杂志撰写科普文至今,从事科普传播工作已 30 余年。全书从科学精神之魄、科技体制之思、科学传播之道、科学常识之辨四个方面,探讨了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教育与学术伦理、大众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误解等重要议题,让读者得以见到一位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中国科学报
2025-06-18
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举行

6 月 17 日,第七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新时代科普工作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博物馆、自然遗产保护区、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地质古生物领域专家学者与科普工作者参与了此次活动。研讨会旨在深化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加强地学文旅融合,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此,共设置了六大核心议题,包括“地质古生物科普与地学文旅的深度融合”“自然类博物馆的创新发展之路”“新媒体技术为科普工作带来的全新可能”“古生物文创产品如何激发公众兴趣”“科普教育与研学实践如何提质增效”“科普出版与科学传播的精准抵达”。
中国科学报
2025-06-18
出版行业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及其在大气-海洋研究中的应用》出版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坤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穆穆,复旦大学副教授戴国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辉合作撰写的专著《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及其在大气-海洋研究中的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报
2025-06-18
文献综述

学者综述钙激酶介导水杨酸信号提升作物抗病性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研究员王勤南团队系统总结了植物钙依赖性蛋白激酶介导的水杨酸信号在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原体影响中的积极免疫调节作用。相关综述文章发表于《生物技术评论》(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中国科学报
2025-06-18
科研评价

科睿唯安发布 2025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深度聚焦科研诚信

2025 年 6 月 18 日,科睿唯安发布 2025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值此行业权威的 JCR 发布 50 周年之际,新版 JCR 持续提供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的全面评估,助力学术机构、科研人员及出版机构精准衡量学术期刊的可信度与影响力。本年度报告中,中国共有 719 种期刊上榜,其中中国内地 585 种、中国香港 53 种、中国台湾 81 种。
科睿唯安公众号
2025-06-18
文献综述

第三代四环素:现有知识和治疗潜力

四环素是一类独特的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社区和医院感染。通过对四环素分子进行化学修饰,现已开发出了第三代四环素。这些新型四环素在治疗感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本综述深入探讨了第三代四环素的作用和耐药性机制以及它们的治疗潜力,旨在为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MDPI 开放科学公众号
2025-06-18
科研评价

SPACE 刊最新影响因子发布

6 月 18 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 2025 年《期刊引证报告》(JCR)。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空间科学与技术(英文)》,以下简称“SPACE 刊”)最新影响因子为 6.8。
空间科学与技术公众号
2025-06-18
出版行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集群上海工作站揭牌成立

6 月 16 日,上海交通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中国高校科技期刊集群上海工作站”。中国高校科技期刊集群上海工作站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全国首个工作站。此次合作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资源、国际化背景以及高教社的专业出版优势,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赋能,探索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国科学报
2025-06-17
  • 1
  • 2
  • 3
  • 4
  • 5
  • 6
  •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