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θ 波像雷达一样“读取”大脑记忆

能否察觉到细微变化,取决于大脑对视觉信息的短时记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依赖于一种低频脑波——θ 波。它像雷达一样在大脑皮质中扫过,用以“读取”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神经元》。
科技日报
2025-10-28
出版行业

《新编国际组织概论》发布

10 月 24 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联合举办习近平外交思想“三进”与国际组织教材教师团队建设研讨会暨《新编国际组织概论》新书发布会。《新编国际组织概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多边主义实践的经验为基础,汲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国际组织教材编写成果,旨在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知识体系,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25-10-27
文献综述

元素的影响:锌、铜和硒在骨关节炎中的新作用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软骨退变、软骨下骨改变、滑膜炎症和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关节疾病。虽然传统上归因于机械和年龄相关的因素,但营养成分在疾病调节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韩晶教授及其团队在 Nutrients 期刊发表了综述文章,重点探讨了三种必需微量元素锌、铜和硒在骨关节炎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基于临床研究、体内和体外实验模型以及基于人群的数据,综合了 OA 患者中微量元素状态、机制途径和治疗潜力的证据,包括增强微量元素在关节组织中靶向传递和治疗效果的新兴纳米药物策略。文章综述了骨关节炎研究和临床护理中微量元素分析的必要性,为骨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的探索提供了支持。
MDPI 生物与生命科学公众号
2025-10-26
文献综述

肝硬化并发症与管理新进展——最新循证医学视角

肝硬化作为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在肝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其并发症多样且复杂,临床管理仍面临巨大挑战。来自贝鲁特美国大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理科学系的 Hiba Fadallah 博士及其团队在 Medical Sciences 期刊上发表题为“Update 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Liver Cirrhosi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肝硬化并发症的最新认识与管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MDPI 医药学公众号
2025-10-25
文献综述

综述:从自然到医学——压电生物材料构筑智能电子未来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杨征保教授与斯坦福大学张卓敏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 Chemical Reviews 发表题为“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Piezoelectric Biomaterials for Bioelectronic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该工作系统总结了压电生物材料的设计、模拟、制造与应用,为构建柔性、可降解、智能化的生物电子体系提供了完整的研究框架。
高分子科技公众号
2025-10-25
文献综述

细胞外基质(ECM):细胞的机械传感器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元,拥有复杂的机制,能够感知并响应环境中的机械信号。了解细胞如何感知并适应其机械环境至关重要。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如糖胺聚糖(GAGs)和蛋白聚糖(PGs),在细胞机械传感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一篇题为“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and Mechanosensing Pathways in Health and Disease”的综述,强调了 ECM 成分作为机械传感介质在维持组织稳态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作为减轻机械驱动病理的治疗靶点的潜力。
MDPI 生物与生命科学公众号
2025-10-25
文献综述

观测生命的动态:纳米传感器如何实现细胞内过程的实时解码

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我们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方式,却常常是静态的。如今,一场由纳米技术驱动的范式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纳米传感器正以其微小的尺度和精巧的设计,让我们得以在不干扰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潜入其内部世界,对离子、代谢物、电信号等进行实时、原位的监测。近日,Nature Nanotechnology 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Nanosensors for real-time intracellular analytics”的综述性论文。综述提出一个清晰的框架,将这类技术依据其空间位置分为三类:近细胞、贴细胞与细胞内。这一分类不仅厘清了技术路径,更深刻揭示在微创性、信号保真度和分辨率之间的权衡。
生命科学前沿公众号
2025-10-25
出版行业

Wiley 收购光学与光子学顶刊 Nanophotonics

随着量子科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竞相实现广泛应用和商业可行性,纳米级光物理学已成为科学界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Wiley 于近日宣布收购 Nanophotonics 期刊,该期刊是一本位列 ISI 光学与光子学类别(Optics & Photonics)前 20 名的开放获取期刊。此次收购增强了 Wiley 极具影响力的期刊组合,涵盖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使其在新兴光子学应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Wiley 威立公众号
2025-10-25
文献综述

靛蓝胭脂红:现代生活不可或缺,却暗藏健康与环境隐忧

靛蓝胭脂红(Indigo Carmine),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合成染料,是现代工业与医学领域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双面”化合物。它既是食品、纺织品着色和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因其潜在的毒理学效应和环境持久性而持续受到科学界的关注。来自布加勒斯特大学生物学院的 Madalina-Elena Ristea 与 Otilia Zarnescu 在 Journal of Xenobiotics 期刊上发表综述文章,系统回顾了 147 项相关研究,全面阐述了靛蓝胭脂红在结构特性、跨领域应用、不良反应及环境归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MDPI 环境与地球科学公众号
2025-10-24
学术观点

研究为全球水稻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邹建文团队在国际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观点性文章。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水稻品种改良在甲烷减排与增产方面的局限,提出整合品种改良、水肥管理、根际微生物调控及抗逆育种的综合策略,为全球水稻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中国科学报
2025-10-24
科研进展

海南发现油茶新物种

海南大学热带油茶研究团队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进行油茶种质资源收集时,发现油茶新物种——五指山油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热带植物》上。
光明日报
2025-10-24
知识服务

中国科学院“指南针联盟”发布首款生命科学知识智能体 XCompass

生命科学是当今最为庞大且复杂的学科之一。据统计,全球已发表生命科学相关论文超过 4 亿篇,并以每年数百万篇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何在海量文献与知识数据库中快速、精准地掌握学科前沿进展与核心成果,已成为科学家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避免重复研究的关键挑战。为此,在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统筹部署下,基于中国科学院磐石体系的整体框架,由中国科学院“指南针联盟”发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动物研究所共同牵头,联合文献情报中心及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正式推出首款专为生命科学家打造的知识智能体 XCompass。XCompass 聚焦生命科学领域,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 AI 数字生命智能体。
科学数据银行公众号
2025-10-24
科研进展

新平台能同时修改 T 细胞中多个基因

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一项由美国 Arc 研究所、格莱斯顿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他们将基因工程与表观遗传工程结合,研发出一种新型表观遗传编辑平台,能同时修改人类 T 细胞中多个基因,实现了对 T 细胞的高效、安全多基因调控,为突破下一代细胞疗法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
科技日报
2025-10-24
出版行业

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科爱公司十二周年年会成功举办

近日,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科爱公司十二周年年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科爱公司合作机构、科学出版社、爱思唯尔的近 200 位专家同行齐聚一堂,参加论坛交流,共同庆祝科爱公司转型十二年。研讨会开幕式由科爱公司副董事长、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主持。十二年前,科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共同定义了科爱“根植中国,放眼全球”的使命宗旨,构建了一座连通中国和世界的科研共同体。
科爱 KeAi 公众号
2025-10-23
科研进展

高分辨率模拟发现:银河系中心暗物质呈扁平盒状结构

德国波茨坦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联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和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高分辨率模拟发现,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暗物质并非呈球形,而是呈扁平盒状结构且不对称,与银河系古老恒星核结构高度一致,为“伽马射线过量源于暗物质湮灭”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
科技日报
2025-10-23
科研进展

新方法利用食用真菌生成防渗膜

据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朗格缪尔》期刊报道,美国缅因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食用真菌生成防渗膜的新方法。他们将真菌与木质纤维结合,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有效阻隔水、油及油脂的保护膜。在概念验证实验中,这种防渗膜可在纸张、牛仔布、聚酯毡及薄木材等常见材料上生成,显示出替代塑料涂层的潜力。
科技日报
2025-10-23
文献综述

南方科技大学刘星吟团队综述:从肠道到基因,微生物代谢物如何参与表观调控?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刘星吟教授团队在 Science Bulletin 发表题为“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s in the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host”的综述论文,梳理了肠道菌群代谢物通过表观修饰机制调控宿主基因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框架:MDME 轴(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Epigenetic axis,微生物代谢产物-表观遗传轴)。
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号
2025-10-23
出版行业

MPS 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日,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与在线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 MPS 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CUJS)于第 77 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将在学术出版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AJE 作者服务公众号
2025-10-23
科研进展

超快光热工艺 0.02 秒产生 3000 ℃ 高温,能快速合成高性能催化剂

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直接接触光热退火平台,能在短短 0.02 秒内产生高达 3000 ℃ 的超高温,快速合成高性能催化剂。与传统方法相比,这项超快光热工艺不仅大幅降低了制氢能耗,更将制氢效率提升了 5 倍,为清洁能源商业化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纳米》。
科技日报
2025-10-23
科研进展

美日联手获取中微子更精确测量结果,助力解释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

位于美国的 NOvA 实验(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导的粒子物理项目)和日本的 T2K 实验(日本主导的国际合作粒子物理学实验),获取了对中微子质量差异以及中微子-反中微子振荡不对称的更精确测量结果,推进了对中微子行为的进一步认知。发表于《自然》的这一成果,增进了人们对中微子振荡这一过程的理解,或能用于探索宇宙中的正反物质不对称。
科技日报
2025-10-23
  • 1
  • 2
  • 3
  • 4
  • 5
  • 6
  •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