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生物混合爬行机器人问世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混合机器人,其能在光刺激下以不同速度实现定向爬行。这项研究旨在探索调节神经元活动如何影响肌肉的机械输出,从而揭示出神经信号与肌肉驱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上。
科技日报
2025-09-15
文献综述

综述:首次数学视角评述纳米颗粒环境归趋模型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文宏教授、王颖副教授课题组联合荷兰莱顿大学 Willie J. G. M. Peijnenburg 教授、Martina G. Vijver 教授团队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晓丽研究员团队首次从数学视角系统评述了当前的纳米颗粒环境归趋模型,并提出了最佳建模流程及框架。该综述填补了现有综述在模型参数量化、多介质耦合及新兴纳米材料适用性方面的认知缺失,能够为研究者在构建归趋模型时进行环境隔室的划分、迁移转化过程的筛选及模拟方法的选择等关键环节提供决策参考,为纳米颗粒的精准风险评估提供方法论基础。该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上,并入选为 Cover Article 和 Recent Hot Article。
RSC 英国皇家化学会公众号
2025-09-14
科研进展

科学家揭示南海深海冷泉系统演化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吉亮等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系统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深水盆地一处活跃冷泉区的甲烷渗漏系统结构特征与演化规律。该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富集机制和深海冷泉活动的碳循环机理提供了全新认识,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
人民日报
2025-09-13
科研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称月震正在引发新滑坡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团队联合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吴明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发现 2009 年以来月球上新增了数十处滑坡,而这些滑坡的主要“推手”,不是小行星撞击,而是月球内部产生的地震,也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内生月震”。该成果近日发表于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是月球热演化研究的重要进展,为未来人类登月建站的选址与安全防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文献综述

理论驱动的电解质工程:水系锌电的新范式

近日,来自山东大学的杨剑教授与钱钊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发表题为“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 Applicatio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in Electrolyte Design”的综述文章。该综述文章概述了 DFT 与 MD 的适用范围与互补性;随后,围绕体相与界面两大关键电化学区域,归纳了静电势、结合能、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氢键分析、均方位移、数密度分析、吸附能、电荷密度差、迁移能垒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与物理化学含义,并通过代表性案例展示其与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低温性能、析氢反应、枝晶生长、离子电导率等关键电化学性质的深层联系;同时,提出了面向真实电极偏压环境下的计算建议与展望。
科学材料站公众号
2025-09-13
科研进展

人类直立行走关键在骨盆进化的“两小步”

人类为什么能昂首挺胸地走路,而不是像猿类那样弯腰驼背地在树上荡来荡去?答案就藏在人们屁股上方那块扇子一样的骨头里。这块骨头叫髂骨,是骨盆的“屋顶”,也是人类直立行走的关键。《自然》最新的一篇论文揭开了这个演化谜题——原来,人类能用两条腿走路,靠的不是一大步,而是骨盆里的“两小步”。
科技日报
2025-09-12
科研进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发现潜在生命迹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当地时间 10 日发布消息称,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去年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附近采集到的一块岩石样本中存在“潜在生物特征”。该研究当天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文献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白成超教授团队:空间逆光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大量研究表明,强光背景下的暗弱目标成像面临着严峻挑战,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逆光成像技术面临的挑战,梳理现有逆光探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并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在 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空间科学与技术(英文)》)新发表的综述文章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白成超教授团队深入探讨了空间逆光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发展现状,为推进空间逆光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参考。
空间科学与技术公众号
2025-09-11
学术会议

第七期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肿瘤临床科学家沙龙举行

近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主办,健恒医疗、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协办,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支持的“第七期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肿瘤临床科学家沙龙”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
中国科学报
2025-09-10
学术会议

清华国学院的百年历程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

近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清华国学院的百年历程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回顾清华国学院的辉煌历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梁启超、王国维后人代表,国学院“四大导师”故乡代表等出席开幕式,200 余位学者参与圆桌论坛和分会场讨论。
中国科学报
2025-09-10
文献综述

南昌大学、北大六院、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联合深度解读焦虑障碍与抑郁症: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近日,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南昌大学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潘秉兴与张文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及南京医科大学周其冈团队题为“Unveiling the enigma of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from pathogenesis to treatment”的综述文章,系统解读了焦虑障碍与抑郁症在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方面的最新进展,为全面理解这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号
2025-09-10
出版行业

钦和若一:北魏丧葬与民族交融的考古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连香前期对北魏墓志进行过系统整理,重点探讨多民族构成及相互关系,出版了《民族史视野下的北魏墓志研究》,该研究对于全面认知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具有重大启发。基于墓志研究的积累,刘连香教授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北魏各时期墓葬,把墓葬的地面遗存、墓葬方位、墓室结构、随葬品等方面的信息与汉文传世文献、已经发现的北魏墓志、石窟寺和造像题记、各类铭文题字等相结合,按照丧葬流程的丧、葬、祭三个阶段,探讨北魏丧葬从旧有风俗向礼仪制度的转变。墓葬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魏丧葬中民族融合因素的考古学解读》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修改后以《钦和若一:北魏丧葬与民族交融的考古研究》为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2025-09-10
科研进展

首张完整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发布,涵盖决策中全脑神经活动精细动态

通过一项大规模全球合作,国际脑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上发布了首张完整的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其涵盖了小鼠在决策过程中全脑神经活动的精细动态。这项研究标志着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覆盖了 279 个脑区,占全脑体积的 95% 以上,记录神经元总数超过 50 万个。这张全脑活动图开启了理解大脑整体功能的新纪元。
科技日报
2025-09-09
科研进展

空芯光纤打破光损耗物理极限

一种突破性的空芯光纤技术有望彻底改变现代光通信格局。美国微软 AzureFiber 研究团队最新研发的这种光纤不再依赖传统的实心玻璃导光,而是通过空气传输光信号,其设计打破现有光纤在信号损耗方面的物理极限,显著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距离。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
科技日报
2025-09-09
学术会议

“与海同行——海洋青年人才的机遇与挑战”平行论坛举行

9 月 8 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迎来一场海洋领域的思想盛宴,“与海同行——海洋青年人才的机遇与挑战”平行论坛举行。作为 2025 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聚焦海洋青年人才发展的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全球 20 多个国家的 110 多位院士专家和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事业的未来走向。
中国科学报
2025-09-09
科研评价

Oil Crop Science 正式被 ESCI 数据库收录

近日,Oil Crop Science(CN 42-1861/S,ISSN 2096-2428)通过严格的质量评审,正式被科睿唯安旗下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收录。期刊自 2023 年起发表的文章(Volume 8, Issue 1)均将被收录在 ESCI 数据库中,将于 2026 年 6 月迎来首个影响因子。
科爱 KeAi 公众号
2025-09-09
科研评价

期刊 Women and Children Nursing 被 DOAJ 收录

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的,旨在展示和促进妇科、儿科和产科及妇幼护理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的开放获取型英文学术期刊 Women and Children Nursing 于近日正式被 DOAJ 数据库收录。
科爱 KeAi 公众号
2025-09-09
文献综述

药剂师在美国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实施中的关键作用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药物基因组学(PGx)复兴以来,随着药物不良反应背后基因变异以及测序、微阵列等分析技术的出现,人们对 PGx 检测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 2015 年以来,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SHP)已认可药剂师在 PGx 检测中的作用。来自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 Susanne B. Haga 教授在 Pharmacy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综述,旨在综述药剂师在 PGx 临床服务中的角色演变、实施障碍及未来路径。
MDPI 医药学公众号
2025-09-09
出版行业

南京理工大学何勇教授团队:数物驱动热流场数智仿真理论与算法

《数物驱动热流场数智仿真理论与算法》总结了南京理工大学何勇教授团队近年来利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理论开展传热流动预测研究的成果。本书采用多种先进深度学习技术,通过降阶建模实现传热流动预测,在确保性能评估精度的同时,大幅缩短评估时间,满足工业生产中传热流动系统的高效设计优化需求。在介绍深度学习和传热流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书运用多种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传热流动力学问题的降阶建模,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环形换热管、圆柱绕流等多种案例对模型的适用性和性能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成果为传热流动系统的快速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2025-09-09
科研评价

Organoids 期刊正式被 ESCI 收录

近期,MDPI 期刊 Organoids 正式被 ESCI(Web of Science)收录。截至目前,MDPI 已出版期刊 482 个,其中 225 个期刊已被 ESCI 收录。
MDPI 生物与生命科学公众号
2025-09-08
  • 1
  • 2
  • 3
  • 4
  • 5
  • 6
  • 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