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眼球运动均会受到干扰,并且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和早期特征,表征眼球运动对诊断很重要,有助于跟踪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已被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评估方法,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灵敏定量。眼动追踪数据证实,执行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很常见,而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是注意力缺陷,使用眼动追踪评估癫痫认知功能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种方法已显示出优势。现就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王烽,赖江峰,蓝诚红...
眼科新进展
202411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2000—2022年中国钕动态物质流分析

钕(Nd)是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稀土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风力涡轮机、汽车催化剂、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钕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钕物质流分析,定量刻画钕元素在全产业链的物质流动过程,厘定潜在风险点,对于提升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钕生命周期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钕以国内供应为主,其他来源的钕资源占比较少,但近年来钕稀土精矿进口量逐渐增加。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钕上游产品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在产业链中游,钕主要用于生产钕铁硼永磁铁,2000年,消费领域占比90.28%,2022年,占比达到93.08%;在终端产品中,钕消费量由2000年的672 t增长到2022年的37 896 t,增长了56.3倍。中国钕资源产业链完整,钕在用存量规模大,极具回收潜力,然而钕回收率较低,亟待提升回收利用技术水平,促进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蔡浚旭,文博杰,韩中奎...
中国矿业
20249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开发利用格局及特点

能源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和民生发展的基石,矿产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是能源资源安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在矿产品市场价格高企和国家重视能源安全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矿业形势企稳转好,同时伴随着我国不断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有效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加之受生态红线、矿业权退出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更好地服务支撑新形势下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作为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保障的国有控股矿山的开发利用格局非常必要。基于统计数据,对我国国有控股矿山的开发利用格局进行了时间序列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国有控股矿山的分布格局和投入格局,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发展整体较为平稳,国有控股矿山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矿山的规模性和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在重要的能源矿产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三稀”矿产开发利用中占有较大比重,尤其在稀土金属矿产中占有绝对优势。经多次矿业开发秩序整顿,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有控股矿山投入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为更好地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提供参考。 
仇巍巍,吴初国,吴琪...
中国矿业
20249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美国锂矿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电动车的普及推动了锂矿资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在电池制造领域。美国作为锂矿开采的先驱国家,曾在20世纪占据全球生产领先地位,但1998年之后,其在全球锂矿产业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了《国家锂电蓝图2021—2030》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文件,显著加强了对锂矿产业的支持,力图恢复其在全球锂矿产业中的地位。特别是随着萨克帕斯、流纹岩岭和福特卡迪等关键锂矿项目的推进,美国锂矿产能有望在2026年实现8倍增长。这些项目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吸引了如全球最大的锂矿生产商雅宝公司等国际投资者的参与。面对美国推动的锂矿产业“去中国化”趋势,作为全球锂矿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需要采取战略性措施来应对,包括应加强盐湖型锂矿资源的技术研发和国内锂矿资源的勘探开采,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同时需维护锂矿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开放性,加强全球供应链的互联互通,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应增加对本土以外锂矿的投资,以减少对锂成品的直接进口,从而在全球锂矿资源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不仅能巩固自身的产业优势,还将为全球锂矿资源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在全球锂矿资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既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也要坚持自身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确保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吴初国,吴琪,仇巍巍...
中国矿业
20248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巴西矿业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铝土矿、铌钽、锡、锰等为其优势矿产,开发潜力巨大,与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格局高度互补,中巴矿业投资合作对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巴西地质勘查工作程度总体水平居拉丁美洲各国之首,2023年,矿业勘查投入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外资投入占比过半,中资企业也加快了与巴西矿业合作的步伐。巴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优势矿产资源年产量全球占比位居前列。在域内域外多重力量助推下,中资企业在巴西矿业投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巴政治互信持续升温、人民币结算破局、矿业政策相对稳定等使得矿业投资迎来机遇;金融环境欠佳、关键矿产资源战略持续深化、产业链本土化进程加剧、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联盟态势显现等使得矿业投资面临一定挑战。因此,本文建议深化中巴矿业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政策利好契机,布局我国紧缺战略性矿种投资;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提高风险预警能力;输出我国优势产能,回应巴西矿业产业链本土化发展诉求。
王靓靓,张伟波,于瑞...
中国矿业
20248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2024年上半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

2024年上半年,热点地区持续动荡,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呈现长期化,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并存在外溢风险,也门胡赛武装持续袭击红海水域目标,冲击国际海运。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地区发展不平衡,新兴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欧佩克+”产油国为托底油价持续减产,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保持高位。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欧佩克+”联合减产等因素冲击国际石油市场,国际油价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叠加下,在中高位宽幅震荡。全球石油供需稳定增长,总体平衡。受冬季气候温和、库存充足、欧洲等主要天然气市场供需结构改善等因素影响,世界主要天然气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我国经济发展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矿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油气找矿成效显著,常规油气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大型含油气盆地新区带、新类型、新层系取得多项突破和发现,非常规油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准噶尔盆地等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和进展。原油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预计2024年下半年,国际油气供需总体平衡,油气市场仍面临宏观经济、金融利率、能源政策、地缘事件等因素影响。预计2024年国内石油产量有望超2.12亿t,天然气(含页岩气和煤层气等)产量将超2 400亿m3。 
樊大磊,王宗礼,卜小平...
中国矿业
20247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基于安全、市场、民生视角的我国自然资源经济形势分析

自然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支撑。组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各门类自然资源之间的复杂联系必然要求自然资源经济形势分析要坚持系统性。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资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经济安全筑基础,为市场繁荣添活力,为民生大众谋福祉。基于安全、市场、民生三个视角,研究自然资源在供应风险、市场配置和应急保障之间的关系,选取能够及时更新并反映自然资源状况的基础指标及复合指标,构建自然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通过长期趋势分析结合短期形势研判,对2024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形势态势较好,但耕地质量不高,格局分布不合理;矿产品生产较为平稳,重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房地产市场态势下行,民生保障存在结构性矛盾;地质灾害整体偏重,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等。为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耕地质量和分布格局、推动重要矿产增储上产、优化住宅用地供应结构、提升预报预警服务能力等对策建议。
吴初国,王楠,苏宇...
中国矿业
20247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赋能油气管道运行管理的应用及展望

【目的】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推动着新时代油气管道高质量发展。厘清近20年来人工智能在油气管道运行方面的研究热点及阶段性前沿方向的演变脉络对于定位现阶段在油气管道运行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上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至关重要。【方法】基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2000―2023年中国知网中人工智能在管道运行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并结合高频关键词的标签视图,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机器学习4个分支对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领域、热点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结果】油气管道运行领域的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在2016年后尤其明显。泄漏、腐蚀、风险评价、识别、预测、优化等是人工智能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研究方法正在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逻辑、小波分析等传统方法向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新一代算法演变。【结论】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下,油气管道智慧运行应在加强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的应用,加深小样本与零样本学习方法的研究,推动增强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增强因果推断与机器学习的结合,注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油气管道运行中的应用,为油气管网智能运行的发展提供参考。(图7,表1,参57) 
廖绮,刘春颖,杜渐...
油气储运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基于保供责任协同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体系设计与建议

【目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逐渐增加,但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天然气保供问题较为突出。【方法】将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与保供问题放在一个框架体系中,通过分析中国天然气市场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公平开放对保供的双重影响、典型国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设计基于保供责任协同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体系,并提出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与保供协同发展的路径构想及政策建议。【结果】公平开放与保供责任协同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体系包含保供、公平开放、公平开放与保供的关系、管输企业的作用共4个方面关键内容;保供需求划分为发展需求与应急需求,对于不同类型保供需求,应采用不同的保供方式;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销分离、信息公开、透明程序、科学定价、严格监管;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对天然气保供具有促进作用;管输企业是公平开放的责任主体,也是天然气保供的重要参与者。建议未来要更加明确保供范围和保供方式、市场主体保供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相关机制,持续推动“全国一张网”的建设。【结论】高质量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有助于提升中国油气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图1,表1,参21) 
温文,黄国君,吴超...
油气储运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撞击坑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撞击坑是宇宙中小天体以超高速度撞击固态天体表面形成的构造结构,撞击作用是天体演化最重要的驱动力,撞击坑为固态天体形成、演化和撞击历史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撞击坑对象、撞击坑数据、撞击坑识别算法和撞击坑应用等维度进行了综述.全面描述了遥感观测数据中撞击坑所呈现出的几何纹理、光照和形貌特征.重点总结了月球、火星、水星、金星四颗“类地行星”和小行星-谷神星撞击坑遥感数据和矢量编目数据库.详细探究了传统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撞击坑分类、分割和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撞击坑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撞击坑算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陈动,胡凡,张立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评估与发展路径

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和结构不均衡,大型单一富矿不足,共伴生、低品位矿多,这种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必须走综合利用的发展路线和模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矿产资源勘查、采选、冶炼、加工和应用产业体系,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油气采收率高位平稳,煤炭平均开采回采率达到70%,铁矿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保持在80%左右,有色金属矿种采选指标稳中有升,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步伐加快,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我国矿产资源供应能力基本保持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部分矿产增储上产乏力或有下降趋势,产业链上游压力增大,大力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供给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培育发展矿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本文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认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前景好,并提出了全面构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五大支撑体系的发展路径。
鞠建华,韩见,冯聪
中国矿业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基于中国锂矿床及资源特征的2024—2035年锂供需形势分析

锂矿作为我国的战略性矿产,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能源矿产,而碳酸锂等锂矿产品是锂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材料。锂矿资源是我国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锂矿床类型复杂多样,锂矿资源丰富,资源禀赋不佳,国内锂矿产品供应量较低,自2000年我国锂电产业发展至今,锂消费量不断攀升,锂精矿等锂矿产品对外依存度持续高企。本文对我国锂矿床类型、保有资源储量特征、矿石质量及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利用锂矿可供性评价方法等分析预测了我国2024—2035年矿山锂供应量、二次锂回收量等供应能力;利用锂部门消费法、灰色模型法等矿产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评价与预测了我国锂需求量;分析了我国锂供需形势。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盐湖卤水型锂矿保有储量占比降至38.24%,而硬岩锂型占比升至61.76%,这“一升一降”重塑了中国锂矿储量格局,由“北多南少”变为“北少南多”;②从锂供应端看,锂总供应量包括矿山锂供应量与二次锂回收量,在参考情景下(碳酸锂价格10万元/t,内部收益率(IRR=10%)时),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我国矿山锂供应量分别为22.77万t、21.47万t和21.47万t,3个时点二次锂回收量分别为7.50万t、27.19万t和60.00万t;③从锂需求端看,3个时点我国锂需求量(LCE)分别为107.29万t、172.72万t和231.68万t,锂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④从锂供需形势看,2024—2035年我国锂供需形势严峻,随着锂电产业的发展,矿山锂供不应求的趋势不断加剧,3个时点国内矿山锂资源保障率分别约为21.22%、12.43%和9.26%。若考虑二次锂回收量,则我国锂供需形势有所缓解,3个时点锂总供应量对产业发展的保障率分别为28.21%、28.17%和35.16%,但仍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同时,提出加强锂矿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在锂矿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作用与地位,重视二次锂回收利用,加大锂矿资源产品战略储备力度,“走出去”利用境外锂矿资源及产品等5条对策建议。本文所形成的认识结论、对策建议对我国编制“十五五”锂矿资源战略规划、制定锂矿资源管理政策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照志,潘昭帅,车东
中国矿业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分析与展望

本文基于“全国地质勘查成果直报系统”数据,汇总统计了2006—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分析了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的主要特点,展望了2024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专业结构持续调整,地质勘查投入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占比持续增加。2023年,全球大宗金属矿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下行,全球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减少2.5%,而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逆势同比增长18.5%,主要原因是受我国矿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和登记探矿权数量、面积增加等积极因素影响。展望2024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预计同比增长10%左右。
马腾,杨建锋,张翠光...
中国矿业
20246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区域尺度地埋管地源热泵与能源地下结构开采浅层地热能评价综述

随着浅层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和能源地下结构的研究正由单个、单体尺度逐渐转向区域尺度。相较于地埋管地源热泵,能源地下结构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及地下空间开发中具有良好的优势。从热物性参数和地下城市热岛效应两方面总结浅层地热能理论潜力现有研究成果,简述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形式,重点针对区域尺度地埋管地源热泵与能源地下结构的适应性评价进行系统综述,从适宜性分区、热交换潜力、满足建筑物能源需求效果三方面建立相应的区域尺度能源地下结构评价体系,以我国山东临朐县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地埋管地源热泵及我国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能量桩的区域性研究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尺度能源地下结构的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孔纲强,常洪林,王天赐...
岩土力学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超临界CO2管道输送技术进展及展望

【目的】随着“双碳”目标任务持续推进,中国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作为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托底技术迅速发展,作为CCUS产业链中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环节——CO2管道工程建设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然而,中国CO2管道工程建设起步较晚,为了推动中国CO2管道工程建设与发展,亟待对CO2管道输送关键难题与核心技术开展系统攻关,并建立CO2管道输送技术标准体系。【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对中国CO2管道输送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梳理评述,从CO2相特性、管输工艺、管道安全、软件仿真、标准规范等方面总结分析了CO2管道输送技术的重要进展,并根据中国的碳源碳汇分布特点对未来CO2管道规划及管输技术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结果】与欧美国家相比,目前中国长距离超临界CO2管道工程较为欠缺,仅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的密相CO2管道工程建成投产,此外大庆石化、吉林石化CO2管道工程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未来CO2管道工程建设将持续加速。【结论】中国的超临界CO2管道输送已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在中试试验的测试及理论模型改进方面仍需继续攻关,同时应加速推动相关技术的工程示范应用,完善CO2管道输送技术标准体系,以期为未来区域千万吨级CO2管道运输网络以及区域间CO2干线管道规划建设提供全面有力支撑。(图1,表1,参49) 
张对红,李玉星
油气储运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二氧化碳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

【目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超临界/密相态CO2管道运输是将CO2从捕集点输送至封存点最经济、最可行的方法。对于超临界/密相CO2的管道设计而言,关键要求是管道产生裂纹后阻止管道的长程韧性断裂,全尺寸爆破试验是目前验证管道在发生爆裂时能否止裂的最直接手段。【方法】据调研,国外共开展了11次全尺寸爆破试验。考虑到国内外制管工艺的差异性以及实际CO2运输的不同情况,为探究中国超临界CO2管道的止裂韧性,成功开展中国首次CO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试验采用X65钢级、外径323.9 mm、壁厚7.2~7.6 mm的焊管,试验气体的组成为95%CO2+4%N2+1%H2,试验压力为11.85 MPa,试验温度为12.6℃。【结果】CO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进展顺利,管道裂纹从起裂管开始扩展,在起爆位置西侧两根管道的环焊缝处环切止裂,在起爆位置东侧由于管道母材韧性止裂,试验钢管表现出典型的韧性剪切断裂特征,采集到裂纹扩展速度、压力及温度等多项重要试验数据。【结论】该试验为中国掌握百万吨级CO2输送管材研制、管道设计及建设技术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标志着中国在CCUS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图8,表2,参20) 
苗青
油气储运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埋地CO2管道泄漏扩散特征研究进展

【目的】CO2管道输送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意外泄漏风险。相比于地上管道,受土壤阻力的影响,埋地高压管道的泄漏扩散机制更加复杂。然而,目前对于CO2管道泄漏扩散特征的研究综述主要聚焦于地上管道泄漏的场景。【方法】针对埋地管道小孔泄漏与全尺寸断裂两种常见场景,基于文献调研对目前埋地管道泄漏扩散的实验与模拟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述,探究了土壤地质条件、土壤温度、外界压力以及外界风速对CO2气体土壤渗流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并总结了当前模拟埋地CO2管道全断裂泄漏扩散的建模方式与物理模型。【结果】对于埋地CO2管道小孔泄漏近场泄漏源特征,主要以开展小型实验的方式研究泄漏口附近土壤温度变化以及干冰层、冻土层的增长规律。对于埋地CO2管道小孔泄漏远场扩散特征的模拟研究,大多假设土壤孔隙度不发生变化,并未考虑流体相变与冲击压力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埋地管道全尺寸断裂条件下气体射流扩散的研究主要以模拟为主,且大多数模型直接以形成的洞坑为物理原型,未考虑洞坑形成对气体射流扩散的影响。【结论】埋地CO2管道全尺寸断裂的现场测试和小孔泄漏扩散理论模型建立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建议通过专项攻关完善地质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下CO2气体在土壤中的扩散机制,加大投入开展埋地CO2管道大孔径或者全尺寸断裂泄漏扩散试验,获取更多实验数据,以建立更加全面准确的数学物理模型。(图3,表2,参56) 
张俊朋,苗青,荆少东...
油气储运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CCUS超临界/密相CO2管道内腐蚀研究进展

【目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战略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长距离CO2管道输送是CCUS技术的重要一环,对于管道安全生产运行而言,管道内腐蚀是威胁CO2管道安全的关键问题。【方法】围绕超临界CO2为主相的腐蚀展开调研,综述了超临界/密相CO2管道内腐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结果】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态和密相态下CO2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温度、压力等工作参数对水与CO2互溶程度的影响,解释了目前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相互矛盾结果的原因,归纳了主要杂质气体对CO2管道内腐蚀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在不同的CO2相态下,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密度及完整性对腐蚀动力学的影响,整理了适用于超临界CO2环境下的腐蚀特性表征技术,总结了适用于薄液膜超临界CO2环境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论】要实现CO2输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目前超临界-密相CO2输送管道腐蚀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标准实验流程的建立;杂质耦合作用对腐蚀机理和腐蚀产物膜结构的影响;定量描述腐蚀产物膜的特性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水饱和CO2相中薄液膜环境下的腐蚀电化学参数测量与分析;耦合多杂质相互作用下的超临界/密相CO2腐蚀预测模型建立。(图2,表2,参108) 
刘广瑜,支树洁,柳歆...
油气储运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地表-地下过程耦合的数值水文模型综述

水文模型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水文循环过程的描述,是理解自然界水的时空运动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利用观测数据来验证理论的可靠性与适宜性,还能预测水文变量未来趋势,实现理解自然与预测自然的目的.随着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观测与试验手段的持续更新,目前基于物理过程的地表-地下过程耦合的数值水文模型快速发展.这种模型以微观尺度的守恒原理和物理公式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将地表和地下水流进行耦合计算,从而模拟流域尺度水文响应过程.由于其物理过程明确、时空分辨率高且利于学科耦合,数值水文模型已成为水文模型发展的前沿和主流方向之一.本文阐述了地表-地下过程耦合数值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从模型框架、数值求解方法、空间表达和耦合算法等方面对比和分析了当前主流数值水文模型,同时与传统水文模型比较,厘清了数值水文模型的优劣势,探讨了未来数值水文模型发展的方向.
舒乐乐,陈昊,孟宪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大模型驱动地震科普数字人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地震多发,地震灾害严重,积极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对增强公众防震和主动减灾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震科普内容、表现形式、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科普成效需要增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语言大模型,开发地震科普大模型,创新地震科普新方式,可增强科普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科普内容。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开源模型打造了地震垂直领域大模型QuakeGPT,该模型学习大量地震相关专业知识,可通过问答服务,提供更丰富的地震知识,回答更准确。QuakeGPT模型通过微信“小Q”提供地震知识和防灾建议,增强了公众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公众对地震科学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吴德孟,张劭贤,乔泓宇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45
收藏
下载
在线阅读
  • 1
  • 2
  • 3
  • 4
  • 5
  • 6
  • 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