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洪水期间长江口浑浊带分粒级输沙特征

学术精汇
作者:
朱春燕董坚谢卫明郭磊城何青*
作者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基于2020年7月特大洪水期间长江口浑浊带南槽、北槽和北港多站位同步实测水沙动力数据,研究了河口浑浊带分粒级输沙时空特征及其对泥沙来源响应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北港和北槽是流域泥沙净向口外输移的主要输沙通道,南槽是海域泥沙净向口内输移的主要输沙通道,主槽内粉砂是主要输沙组分,占比63.2%,口外粉砂和黏土是主要输沙组分,分别占比43.2%、40.9%;(2)大潮粉砂输运占比高于小潮,黏土输运占比低于小潮,口外测站砂组分在大小潮期间于横沙浅滩和九段沙间沿岸输移,横沙浅滩附近大、小潮离岸输沙分别是北港口外的1.7倍和8倍,不利于横沙浅滩淤涨;(3)当前流域减沙高达70%,此次特大洪水期间黏土、粉砂和砂三组分近底净向口内输移为减沙背景下的口外供沙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长江口浑浊带特大洪水分粒级输沙泥沙来源流域减沙
刊期:
2024,3(43)
所属栏目:
海洋基础科学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40216; 4220616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2M721165;2023T160219),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0DZ1204701;21230750600),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2PJD020)
分类号:
P736.22
DOI:
10.11840/j.issn.1001-6392.2024.03.004
页数:
11
页码:
335-345
来源期刊
海洋通报
Marine Science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