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资讯
学术精汇
百科精选
学术综述
学术专著
学术会议
万商数据
百家在线精选
更多
百科在线精选
商城
焦家式金矿勘查与研究
学术精汇
作者:
周明岭
1
2
孙亮亮
1
2
吕军阳
1
2
王斌
1
2
刘向东
1
2
鲍中义
1
2
张琪彬
1
2
周晓萍
1
2
解天赐
1
2
王珊珊
1
2
刘彩杰
1
2
徐韶辉
1
2
闫春明
1
2
张朋
1
2
张亮亮
1
2
杨真亮
1
2
范家盟
1
2
赵成乐
1
2
郭美丽
1
2
李瑞翔
1
2
作者单位:
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2. 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摘要:
焦家式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山东地质工作者在胶东西北部发现的金矿类型,其产出受区域性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期普遍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成矿特征是规模大、蚀变分带明显、矿化集中、矿体形态简单、品位相对均匀、矿物组合简单。从发现到确立金矿类型经历了12年的勘查研究历程,在此之后得以迅速推广,并在胶东及全国多地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21世纪以来,胶东地区焦家式金矿深部勘查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0年,累计提交金资源储量3617.12 t,助推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中国黄金储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对焦家式金矿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矿时代被精确限定在126~120 Ma;金矿形成于区域强烈伸展背景下,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含金初始矿源岩;将成矿过程精细划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成矿深度为5~10 km,成矿后剥蚀厚度为5.2±1.2 km,矿床保存较好;胶西北地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大成矿带5000 m以浅预测金资源总量为7258~10150 t,显示出焦家式金矿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从浅部到深部不同勘查阶段总结出一套关键勘查技术组合。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完善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体系,使得成矿预测更加准确可靠,有力指导了胶东地区金矿勘查。
关键词:
焦家式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金矿勘查
胶东
刊期:
2024,
5
(30)
所属栏目:
矿田构造与成矿
分类号:
P61;P62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1
页数:
21
页码:
747-767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Journal of Geomecha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