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资讯
学术精汇
百科精选
学术综述
学术专著
学术会议
万商数据
百家在线精选
更多
百科在线精选
商城
斜向聚合及弧后伸展作用对台湾北部-琉球地区的构造影响——砂箱模型实验的启示
学术精汇
作者:
李之诺
3
卢佳遇
1
陈致同
2
高锐
*
4
作者单位:
1.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2.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系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台湾造山带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交界处,由于两板块斜向聚合作用,使得台湾造山带构造极其复杂并具有分段性:南部尚处于碰撞造山初期,而北部已处于碰撞后期,构造环境已从挤压转变为张裂。前人利用三维砂箱模型对造山带进行研究时,主要关注于斜向聚合作用对造山带的影响,较少考虑到冲绳海槽张裂作用。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通过添加砂纸带机器模拟张裂作用,探讨挤压-张裂同时作用下砂体的变形模式,解释台湾造山带北部—琉球地区的构造现象。通过分析实验图像和粒子图像测量(PIV)数据,并与地震剖面、GPS速度场测量和古地磁数据进行对比后认为:台湾岛北部顺时针旋转主要与斜向汇聚作用有关;宜兰平原东西至东北—西南向的运动,及南北有别的运动模式主要与冲绳海槽张裂作用有关;琉球地区形貌主要受控于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形状,在斜向聚合作用下造成地层褶皱和挤压。之后在由东向西发展的弧后伸展作用下,形成冲绳海槽东宽西窄的凹陷区及一系列正断层,并伴随琉球岛弧的顺时针旋转。
关键词:
三维砂箱模型
台湾北部
琉球地区
冲绳海槽
弧后伸展作用
PIV分析
刊期:
2022,
5
(43)
所属栏目:
研究与调查
基金资助: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1),台湾科技部项目(MOST102-2116-M-002-022-; MOST103-2116-M-002-018-; MOST104-2116-M-002-020-)
分类号:
P542
DOI:
10.3975/cagsb.2022.022501
页数:
7
页码:
609-615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