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学术专著
ISBN:
9787030832436
作者:
苏泳娴吴建平陈修治
版次:
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5-10
分类号:
X21
页数:
171
字数:
2200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核心议题,系统梳理了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本书立足于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现实背景,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目标的战略需求,提出了从陆-气耦合过程出发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思路。本书构建了多尺度、多要素协同的格局优化框架,并通过对广东省及佛山市高明区的实证研究,结合遥感反演、气候模型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展示了新型生态安全格局在水源涵养、碳汇提升、污染防治、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综合成效。作为一本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学术专著,本书旨在为区域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优化和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提供理论创新与实践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 章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基础 1
1.1 生态安全的定义和内涵 2
1.1.1 生态安全的定义 2
1.1.2 生态安全的内涵 3
1.2 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6
1.3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理论基础 8
1.3.1 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 9
1.3.2 干扰生态学:干扰与格局的相互作用 10
1.3.3 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 11
1.3.4 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 12
1.3.5 生态地理学:生态系统协调与平衡调控 14
1.3.6 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15
1.3.7 生态伦理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17
1.3.8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整体性与系统演变 18
第2 章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20
2.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目的 21
2.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原则 22
2.3 生态安全格局评估方法 24
2.3.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25
2.3.2 生态安全评价 28
2.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 29
第3 章 传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32
3.1 构建尺度 33
3.2 构建要素 34
3.2.1 格局类型 35
3.2.2 生态过程 35
3.2.3 构成要素 36
3.2.4 景观阻力 37
3.3 建模方法 38
3.3.1 生态源地识别 38
3.3.2 生态廊道识别 41
3.3.3 生态阻力面设置与修正 43
3.3.4 生态廊道提取 44
3.3.5 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及有效性评价 46
3.4 存在的问题 48
3.4.1 格局构建、维护与监管机制缺失 48
3.4.2 尺度效应突出与协同衔接不足 49
3.4.3 机理研究不足与学科融合滞后 49
3.4.4 气候变化适应性不足与过程韧性缺失 50
3.4.5 生态系统服务认知与权衡机制薄弱 50
3.5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展望 50
3.5.1 多模型、多方法、多技术的集成融合研究 51
3.5.2 生态安全标准的动态量化与适应性更新研究 51
3.5.3 多主体参与下的生态治理机制与执行路径优化研究 52
3.5.4 生态安全的智能预测、风险预警与调控机制研究 53
3.5.5 服务国家战略与全球气候治理目标的格局统筹研究 53
第4 章 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55
4.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56
4.1.1 气候变化的趋势与特征 56
4.1.2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57
4.1.3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 58
4.1.4 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挑战 59
4.1.5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策略演进 61
4.2 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减缓解决方案 61
4.2.1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内涵、类型与发展脉络 62
4.2.2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64
4.2.3 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减缓解决方案的布局与优化原则 65
4.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作用机制 67
4.3 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 69
4.3.1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型需求 69
4.3.2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 71
4.3.3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气候变化减缓路径 72
4.3.4 多尺度空间规划协同机制与生态安全格局支撑 74
4.4 新的生态安全格局理念 76
4.5 面向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目标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78
4.5.1 不同尺度陆-气格局的构建要点 79
4.5.2 不同尺度陆-气格局的构建方法 84
第5 章 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实证研究 91
5.1 广东省生态系统基本特征与问题 91
5.1.1 自然生态特征 91
5.1.2 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6
5.2 生态要素保护关键空间识别 101
5.2.1 饮用水水源保护关键空间识别 101
5.2.2 水源涵养保护关键空间识别 104
5.2.3 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关键空间识别 106
5.2.4 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关键空间识别 108
5.2.5 风暴潮灾害和洪涝灾害防治关键空间识别 109
5.2.6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空间识别 111
5.2.7 缓解区域交通生态干扰关键空间识别 112
5.3 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14
5.3.1 广东省生态安全网络体系 114
5.3.2 区域层面:构建全省生态安全空间战略格局 115
5.3.3 城际层面:建立城际生态环境建设协调体系 123
第6 章 佛山市高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实证研究 127
6.1 佛山市高明区区域概况 127
6.1.1 高明区总体概况 127
6.1.2 地貌条件 128
6.1.3 地质条件 128
6.1.4 气候条件 130
6.1.5 水文条件 130
6.1.6 森林资源 132
6.1.7 野生动物资源 134
6.1.8 土地覆盖 135
6.2 佛山市高明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37
6.2.1 可开发利用水资源与水环境容量 137
6.2.2 大气环境质量与大气环境容量 142
6.2.3 土壤侵蚀现状评价 146
6.2.4 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150
6.2.5 面临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54
6.3 佛山市高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57
6.3.1 水安全格局 157
6.3.2 大气安全格局 157
6.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159
6.3.4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160
6.3.5 农田安全格局 163
6.3.6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163
参考文献 166
彩图

发布人
文献数
资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