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弹总体 001
第一节 导弹与导弹武器系统 001
一、导弹的概念 001
二、导弹的分类 001
三、导弹武器系统 003
第二节 弹道式导弹 005
一、定义 005
二、弹道导弹结构布局 006
三、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 007
四、弹道导弹系统组成 009
第三节 巡航式导弹 009
一、定义 010
二、巡航导弹结构布局 010
三、巡航导弹的航迹 010
四、巡航导弹系统组成 011
第四节 超声速/高超声速导弹 012
一、定义 012
二、超声速/高超声速导弹结构布局 012
三、超声速/高超声速导弹的弹道 013
四、高超声速导弹的基本组成 015
第五节 导弹武器主要性能指标 016
一、射程 017
二、战斗部威力 017
三、命中精度 018
四、火力机动范围 018
五、突防能力 019
六、发射准备时间 019
七、生存能力 019
八、发射方式 020
导弹武器系统工程
九、可靠性 021
十、作战使用环境 021
十一、贮存期 021
第二章 弹头与战斗部 023
第一节 弹头 023
一、承载壳体 023
二、战斗部 023
三、引爆控制系统 023
四、飞行控制系统 024
五、突防系统 025
第二节 常规战斗部 025
一、常规战斗部的基本结构组成 025
二、典型常规战斗部毁伤机理与效应 027
第三节 核战斗部 030
一、物理基础 030
二、核武器基本构型 031
三、核装置 035
四、引爆控制系统 036
五、核武器的杀伤效应 039
第四节 弹头安全使用 043
一、核材料特性 044
二、炸药火工品特性 049
三、危险源分析 053
第五节 弹头新技术 054
一、弹头热防护技术 054
二、抗核加固技术 057
三、云爆战斗部技术 058
四、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 062
五、激光武器技术 066
第三章 飞行控制系统 072
第一节 飞行控制原理 072
一、弹道导弹控制系统 073
二、巡航导弹控制系统 075
第二节 导航技术 076
一、惯性导航技术 076
二、卫星导航技术 079
三、天文导航技术 082
四、陆基导航技术 083
第三节 制导技术 085
一、摄动制导 085
二、显式制导 087
三、精确制导 088
第四节 新型导航制导技术 092
一、认知导航技术 092
二、协同制导技术 094
第四章 动力系统 098
第一节 动力系统概述 098
一、喷气发动机及其分类 098
二、火箭发动机能量转换过程 098
三、发动机推力产生原理 099
第二节 固体火箭发动机 102
一、组成及工作原理 102
二、工作过程 104
三、主要特点 104
四、主要测试项目及流程 105
五、固体火箭发动机特点及发展趋势 105
第三节 液体火箭发动机 106
一、组成及分类 106
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07
三、主要测试项目及流程 108
四、液体火箭发动机特点及发展趋势 110
第四节 弹用吸气式发动机 110
一、吸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111
二、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 111
三、冲压发动机 113
四、主要测试项目及流程 115
五、吸气式发动机特点及发展趋势 116
第五节 新概念动力技术 117
一、核能火箭发动机 117
二、激光火箭发动机 117
三、太阳能火箭发动机 118
四、脉冲爆震发动机 119
第五章 测发控系统 120
第一节 测发控原理 120
一、导弹测发控的主要内容 120
二、导弹测发控系统的测试体制 121
三、导弹测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22
四、导弹的发射控制 126
第二节 测发控总线技术 129
一、弹上通信总线技术 129
二、地面测发控总线技术 136
第三节 导弹测控BIT技术 137
一、BIT技术概述 137
二、BIT技术原理 139
三、BIT技术实现 141
四、BIT技术在导弹现场总线测控系统典型应用 144
第四节 测发控新技术 152
一、无人化导弹测发控技术 152
二、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 152
三、装备健康管理技术 154
第六章 发射系统 156
第一节 发射系统功能与类型 156
一、发射系统的功能与发射方式 156
二、发射系统的主要类型 156
第二节 发射系统基本原理 161
一、自力发射系统 161
二、外力发射系统 163
第三节 快速发射技术 166
一、低比压场坪发射技术 166
二、快速起竖技术 169
第四节 发射系统新技术 172
一、电磁弹射技术 172
二、液气相变弹射技术 174
第七章 定位定向瞄准 175
第一节 定位定向瞄准基本概念 175
一、定位定向瞄准的内涵 175
二、定位定向瞄准的任务 176
第二节 定位定向瞄准基本原理 176
一、发射系统精确定向原理 176
二、发射系统精确定位原理 187
三、方位传递原理 190
第三节 定位定向瞄准系统的分类 191
一、定位定向瞄准系统分类 191
二、定位定向瞄准设备分类 192
第八章 突防技术 195
第一节 导弹防御体系 195
一、防御技术发展 195
二、防御系统组成 196
三、美国《导弹防御评估》分析解读 203
第二节 导弹突防技术 205
一、隐身技术 205
二、诱饵技术 212
三、有源干扰技术 216
四、多弹头技术 220
第九章 指挥信息系统 223
第一节 指挥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223
一、基本概念 223
二、发展历史 224
三、体系结构 228
四、主要功能和地位 231
第二节 指挥控制系统 233
一、指挥控制系统概述 233
二、指挥控制系统原理 235
三、指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239
第三节 态势感知系统 241
一、态势感知系统概述 241
二、态势感知系统原理 243
三、态势感知关键技术 244
第十章 军事通信技术 246
第一节 光纤通信技术 246
一、光纤通信基本概念 246
二、基本工作原理 247
三、光纤通信系统 248
四、光纤通信新技术 249
第二节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 250
一、微波通信技术 250
二、卫星通信技术 252
第三节 移动通信技术 255
一、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255
二、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256
三、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257
第四节 无线电台通信技术 260
一、无线电台通信的基本知识 260
二、短波电台 261
三、超短波电台 263
四、无线电台的发展趋势 264
第五节 流星余迹通信技术 266
一、流星余迹通信基本概念 266
二、流星余迹通信的特点 267
三、流星余迹通信基本工作过程 268
四、流星余迹通信的应用 269
第十一章 情报侦察 271
第一节 情报侦察概论 271
一、情报侦察基本概念 271
二、侦察技术基础 273
第二节 航空侦察技术 276
一、航空侦察概述 276
二、航空光电侦察技术 277
三、航空电子侦察技术 280
四、典型航空侦察装备 283
第三节 航天侦察技术 288
一、航天侦察概述 288
二、航天光电侦察技术 291
三、航天电子侦察技术 294
第十二章 作战任务规划与目标保障 298
第一节 作战任务规划 298
一、作战任务规划基本内涵 298
二、作战任务规划主要任务 301
三、作战任务规划分类 303
四、作战任务规划主要流程 303
五、作战任务规划典型模型 305
六、作战任务规划发展趋势 310
第二节 目标保障 311
一、目标概述 311
二、目标保障的主要工作 313
三、典型目标选定方法 316
四、典型目标保障技术 317
第十三章 综合防抗 322
第一节 电子对抗 322
一、电子对抗概述 322
二、雷达对抗 328
三、光电对抗 331
四、导航对抗 332
五、定向能武器 334
第二节 末端火力防护 337
一、末端火力防护概述 337
二、探测制导技术 337
三、火力拦截技术 338
第三节 伪装 341
一、伪装概述 341
二、常用伪装技术 343
三、典型器材及应用 345
第十四章 国防工程技术保障 346
第一节 电力保障 346
一、供配电系统 346
二、柴油机电站 350
第二节 环境保障 355
一、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355
二、给排水系统 361
第三节 信息保障技术 363
一、信息监控技术 363
二、综合管理系统 364
第十五章 核安全与核应急 371
第一节 辐射防护 371
一、辐射危害 371
二、内照射防护 377
三、外照射防护 381
第二节 环境放射性监测 383
一、环境介质中的天然放射性 383
二、环境放射性污染 385
三、环境放射性监测类型和方法 388
四、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类 391
第三节 核安全概述 392
一、核安全的概念 392
二、核安全的特点 395
三、核安全的目标和原则 397
第四节 核事故应急 403
一、核事故及后果 403
二、应急计划与应急准备 405
三、干预水平与应急处置 407
四、防护行动 409
第十六章 智能导弹 413
第一节 智能导弹概述 413
一、概念内涵 413
二、智能导弹分级 414
三、核心能力需求 416
四、能力特征 416
五、作战优势 417
六、外军智能导弹发展情况 418
第二节 智能导弹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419
一、智能匹配导航 419
二、智能导航对抗 421
三、智能轨迹优化 422
四、智能博弈制导 423
五、智能流动控制 425
六、弹载能源智能管控 426
七、智能容错控制 427
参考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