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绪论1
0.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1
0.2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三个教学环节2
第1章不确定度评估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4
1.1测量的基础知识4
1.2误差的基础知识5
1.3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7
1.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1
1.5相关量的处理方法12
1.5.1作图法13
1.5.2实验数据的直线拟合——线性回归法13
习题15
参考答案17
第2章常用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9
2.1游标卡尺19
2.1.1游标卡尺的结构19
2.1.2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20
2.2螺旋测微器21
2.2.1螺旋测微器的结构21
2.2.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21
2.2.3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22
2.3电子天平23
2.3.1电子天平的结构23
2.3.2电子天平的调节与使用23
2.4读数显微镜24
2.4.1读数显微镜的结构24
2.4.2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5
第3章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26
实验3.1转动惯量的测定26
实验3.2光杠杆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32
实验3.3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39
实验3.4弦振动的研究47
实验3.5超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54
实验3.6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64
实验3.7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68
实验3.8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73
实验3.9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78
实验3.10直流电桥及其应用86
实验3.11RLC电路特性的研究92
实验3.12用模拟法描绘静电场100
实验3.13霍尔效应及其应用106
实验3.14磁场的测量115
实验3.15等厚干涉(一)——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123
实验3.16等厚干涉(二)——测量金属细丝直径132
实验3.17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一)——光栅常数的测量137
实验3.18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二)——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150
实验3.19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156
第4章近代实验164
实验4.1普朗克常量的测量164
实验4.2弗兰克-赫兹实验171
参考文献176
附表常用物理参数177
附表1基本物理量177
附表2常见固体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177
附表3常见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178
附表4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下的密度178
附表5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78
附表6固体物质的线膨胀系数179
附表720℃时部分金属的杨氏模量179
附表820℃时与空气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180
附表9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180
附表10不同温度下水的黏滞系数180
附表11液体的黏滞系数181
附表12固体的比热容181
附表13液体的比热容182
附表14某些金属和合金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182
附表15常温下某些介质相对于空气的光的折射率183
附表16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