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中医脑理论创新
导论3
一、令人反思的文化现象3
二、仅仅是巧合吗?4
三、主题的认识设定与选择5
第二章理论演进轨迹7
一、认识原点(商周时期)7
二、体系选择(战国至秦汉时期)8
三、演进发展(晋唐宋元明时期)9
四、汇通尝试(明清时期)10
五、反思——中医体系为什么没接受脑13
第三章脑主元神论的立论基础19
一、脑为至尊对“心为君主之官”的否定19
二、脑主感知对“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的否定22
三、脑主元神对“心藏神”的论域界定26
四、脑总众神对五脏神、五志的统御29
五、心包络的否定与心神五脏理论的彻底解构32
第四章脑的生理病理37
一、脑的形态解剖37
二、脑的物质基础38
三、脑的生理特性41
四、脑的生理功能42
五、脑与脏腑器官和经络的关系43
六、脑的病理49
第五章建立中医藏象学说新体系的构想53
一、可能的冲击与必要的调整54
二、建立心脑神五脏为中心整体观的中医藏象学说新体系的构想58
参考文献60
下篇中医脑病证候要素研究
第一章中医证候理论的研究65
一、证候概念的诠释65
二、证候特征的诠释90
三、内实外虚特征的诠证95
四、动态时空特征的诠证106
五、多维界面特征的诠证111
第二章退行性脑病的证候学研究117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学研究117
二、帕金森病的证候学研究130
第三章退行性脑病的证候要素研究141
一、退行性脑病的同病异证研究141
二、退行性脑病的异病同证研究167
第四章退行性脑病共性证候要素机制研究思路探讨与展望181
一、基于阴阳和系统论研究退行性脑病“异病同证”机制的思考181
二、基于退行性脑病共性证候要素的可行性探讨184
三、基于糖代谢异常对脑功能影响的退行性脑病共性证候要素机制探讨186
四、结语189
参考文献191
附录古文献参考书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