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是战国中期赵国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曾讲学于稷下学宫,与商鞅、孟子同时,今存《慎子》一书,是赵文化经典著作。慎到的重势、尚法等观念对中华法治文明的构建留下浓重的印记。”近日,“慎到政治思想与中华文明构建”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学院召开。会议开幕式上,邯郸学院校长王宪明教授提出对慎到思想进行研究的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邯郸学院、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分会主办,赵文化与中华文明重大课题组、河北省赵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法家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 20 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邯郸学院副校长李燕教授主持。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宫长为表示,本次研讨会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个主题,慎到政治思想与中华文明构建;两个结合,学术研讨与开题报告相结合、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三个推进,推进慎子研究、诸子研究以及赵文化研究,一句话,推进中华文明构建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系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也是慎到研究的主战场,该专栏主持人康香阁介绍了专栏的情况以及举办学术会议对加强专栏建设的重要性。
随后,与会学者作了深入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克谦认为,慎到对法治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势治。慎到所说的权与势,与法治不仅不冲突,而且是对法治的重要补充和保障。
清华大学教授任剑涛提出,慎到思想的构成很复杂,道法思想的混生体促成了以法家现实主义理念引导政局变化趋势的局面。势学的兴起与政治国家对血缘国家的替代,正是历史大势的鲜活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洪兵阐述了慎到势论与中华政治文明之转进,认为慎到势论是由伦理政治向道理政治转变的关键环节,其理性政治对中华政治文明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讨结束后,宋洪兵作了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在研究慎到方面具有里程牌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对慎到思想作了详细的梳理和阐释、深入分析慎到与诸子的关系、论述慎到的“因循”“趣物”以及“助”的思维方式。此次会议进一步扩展了对慎到思想研究的广度,加深了慎到研究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