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知识网
发布
注册
|
登录
  • 用户中心
  • 退出
[学术专著] 航天器电池阵/天线动力学与控制
蔡国平 刘翔 李海泉 房光强 2023年 科学出版社
本书共四篇,分别以航天器空间帆板、大型空间桁架电池阵、大型空间薄膜天线、大型空间平面相控阵天线为对象,介绍它们的动力学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帆板研究内容包括:刚性帆板展开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柔性帆板展开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铰摩擦问题。桁架电池阵研究内容包括:展开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关节间隙问题和摩擦问题,程序设计问题。薄膜天线研究内容包括:褶皱分析,结构动力学建模与振动主动控制,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挠性参数在轨辨识技术。平面相控阵天线研究内容包括:形面保持控制技术,空间热载荷分析,振动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等效。本书内容是作者多年来在空间天线和电池阵方面的研究成果汇总,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先进性。
  • 分享
  • 收藏
[学术精汇] 基于SPAC法探测松科二井深层地热储水构造
微动探测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地下地层速度结构和探测隐伏断裂构造的方法,具有无须人工源、勘测过程便捷、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在城市、村庄浅层勘探中很受青睐。为进一步探索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地热资源潜力,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南部松科二井及周边,布设了一条微动探测剖面,以获取该区嫩江组至坳陷层底部登娄库组地层的横波速度结构。基于空间自相关法(SPAC)从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S波频散曲线,通过内插、光滑与反演计算,获得了一条长9km、探测深度达到地下4000m的二维S波速度结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S波速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在松科二井西侧100m、东侧2300m、东侧3700m处,深度1400~2800m范围内存在三个明显的低速异常带,推测这些位置很可能存在断层或隐伏断裂构造。结合地层分层资料,在该深度范围内以泉头组和登娄库组为主,岩性多为砂岩和泥岩互层,是良好的水热储层。本研究探索了基于空间自相关法的微动探测在识别深层地热储水构造的适用性,为松辽盆地北部清洁能源调查指明方向。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精汇]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电性特征:来自速度结构约束下大地电磁反演的证据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内大震频发、构造运动活跃,其地史演化与隆升动力学机制一直未有定论.2013年4月20日雅安大地震后,于小金至雅安段布设了一条垂直于龙门山构造带长约200km的大地电磁剖面.为了克服龙门山地形起伏影响,同时增强大地电磁反演的垂向分辨率,本文采用宽角折/反射地震走时反演获得的速度模型作为结构约束,通过交叉梯度项引入大地电磁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实现了考虑地形的速度结构约束大地电磁二维算法.设计地堑-地垒模型进行合成数据反演试算,结果显示基于速度结构约束的带地形二维大地电磁反演算法能够减少由地形影响引起的假异常,同时对异常体边界轮廓的刻画更加清晰.实测数据未加地震资料约束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低-高-低”的宏观电性特征,与前人结果基本吻合.本文将新算法应用于实测数据反演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下方包含两部分低阻异常带,并有相互连通趋势.西侧低阻体埋深更深,分布于15~45km范围内,顶部有通道延伸至地表;东侧低阻体相对变浅,向东逐渐延伸至高阻异常体之上,具有向扬子地体逆冲推覆的趋势.龙门山构造带薄皮盖层下方大规模高阻异常体厚约50km,以Moho面为底界,且呈现北西倾向的特征,与人工地震资料推测的龙门山三条主断裂的深部延伸的产状一致.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资讯] 中科院青海盐湖所在新疆西昆仑地区富锂盐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网站 2023-03-03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青藏高原西昆仑地区典型盐湖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该区域富锂水体中锂的物源属性、分布特征以及从“源”到“汇”的迁移富集规律,探讨了卤水型锂矿与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昆仑山间盆地典型盐湖锂矿床的成矿概念模型,是近期青藏高原卤水型锂矿成因机制研究的新成果。
  • 分享
  • 收藏
[学术资讯] 综述:基于酶的生物材料用于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MaterialsViews 公众号 2023-03-07
新加坡科技局(A*STAR)李子彪和厦门大学吴云龙课题组综述了近年来酶基生物材料在糖尿病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用于糖尿病伤口愈合的酶的类型,酶基生物材料的合理结构设计和治疗作用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酶和其他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酶基材料在糖尿病伤口愈合方面的潜力。
  • 分享
  • 收藏
[学术专著] 沿黄盐渍化灌区农膜残留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研究
本书从我国沿黄盐渍化灌区农膜污染及防控的角度,以丰富的资料和翔实的数据介绍了农膜残留污染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机制,对农膜残留的影响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和评价,以期促进农膜污染问题的解决,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分享
  • 收藏
[学术精汇] 不同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探讨——以玛多MS7.4地震为例
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是山岳地区强震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现象,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常常超过灾害本身。为减轻和降低地震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科学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研究,形成了多种基于不同理论和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和评价方法。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发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34.59°N,98.34°E)的MS7.4地震为检验不同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提供了机会。文中以玛多地震灾区的地形坡度数据、地质岩性数据为基础,一方面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对玛多地震灾区的地震滑坡敏感性进行了计算,并结合玛多地震震后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另一方面以判别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在日本新潟地震中获得的经验模型对玛多震区的地震滑坡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得到的潜在高危险区域主要集中在Ⅷ、Ⅸ、Ⅹ烈度区,受地震动强度影响较大,整体上随着地震动影响的减弱,滑坡危险性逐渐降低,与客观实际较为符合;判别分析法作为经验模型,比较依赖于特定环境,在脱离其自身环境使用时要对经验公式进行通用性验证,重新认识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调整各因素的权重。这2种方法在预测结果上的差异主要分布在Ⅵ度区,在研究区Ⅶ度区及以上烈度区内,2种方法得到的危险区划则大体一致。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精汇] 四川威远—荣县工业开采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探测了威远—荣县工业开采区的电性结构,并据此推断了穿过剖面的断层的位置和深部延伸状况,探讨了开采区地震活动性的控制因素.在探测中,在开采区的北部布设了2条长度约90km的EW向展布以及1条穿越威远背斜的长度约100km的NW-SE向展布的MT剖面.利用带地形的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反演,获得了这3条剖面的电阻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开采区约5km以浅区域的电阻率较低(10~30Ωm),且存在着电阻率很低(<5Ωm)的多个孤立的局部区域.在5km以深,西/西北部为高阻区,且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存在变薄的趋势,东/东南部为低阻区,电性结构比较均匀.电阻率图像还揭示了3条剖面经过的区域内的主要断层的形态和延伸状况,除长山镇断层的下端埋深可能超过了20km外,其他断层向下延伸深度可能不超过5km.断层可能不是开采区内地震活动的主控因素.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资讯] 鹿角中找到哺乳动物器官再生新路径
科技日报 2023-03-01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以下简称西京医院)骨科黄景辉副教授团队近日在《科学》发表其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成果,系统描述了鹿角再生和快速生长的细胞分子机制。
  • 分享
  • 收藏
[学术资讯] 综述:植物的表观遗传机制和非生物胁迫
MDPI 生物与生命科学公众号 2023-03-02
植物是固着的生物,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使植物处于各种非生物胁迫之下。研究应激反应基因的调控有助于了解植物适应波动环境条件的能力。已知表观遗传标记的变化,通过它们响应刺激的动态变化来调节基因表达。这会影响它们的表型可塑性,这有助于植物适应不利条件。表观遗传标记还可以为胁迫记忆提供机制基础,使植物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反复出现的胁迫,并为后代应对潜在的未来胁迫做好准备。除了遗传因素外,研究表观遗传变化对于更好地了解植物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也很重要。来自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 Matin Miryeganeh 博士在 Genes 期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了植物对一些主要非生物胁迫反应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 分享
  • 收藏
[{{ele}}]
{{it.source}} {{it.pushTime}}
  • 分享
  • 收藏
[{{ele}}] {{it.title}}
{{it.artSummary}}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ele}}]
{{ele.authorName}} {{it.journalsYear}}年 {{it.periodical}}
{{it.artSummary}}
  • 分享
  • 收藏
[{{ele}}] {{it.title}}
主办单位: {{ele.name}}
时间:{{it.detail.beginTime.substring(0,10)}} 地点:{{it.detail.address}}
  • 分享
  • 收藏
[{{ele}}]
{{ele.authorName}} {{it.periodical}}({{it.journalsYear}}年第{{it.journalsTerm}}期) {{it.periodical}}({{it.journalsYear}}年第{{it.journalsTerm}}期)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ele}}] 免费 {{it.detail.salePrice}}
发布时间:{{it.detail.auditStatusTime.slice(0, 10)}}
{{it.detail.publisher}}
  • 分享
  • 收藏
百家号 更多>
中文知识网
中文知识网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请完成认证

x

请尽快完成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才可以发表文章等内容
前往认证
x
Document
欢迎登录中文知识网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您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登录

您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忘记密码

登录
子账号登录
欢迎注册中文知识网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我已阅读并同意 《使用协议》 《隐私政策》
注册
已有账号, 马上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重置密码
已有账号, 马上登录
子账号登录
登录
主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