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知识网
发布
商城

扫码后在手机端查看商城

注册
|
登录
  • 用户中心
  • 退出
[学术专著] 水凝胶的力学行为实验与数值表征及本构关系
汤立群 张泳柔 2023年 科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水凝胶材料及其基本力学性能,指出该材料在力学实验表征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准静态单轴压缩提出了在空气和溶液环境中的试件体积变化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水凝胶单轴拉伸实验的试件夹持技术,使测得的拉伸断裂应力更加可靠;完善了压入法和鼓泡法,使其能够表征软材料的黏弹性行为;针对超软材料在动态力学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了双子弹电磁驱动的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在发展实验表征技术的同时,提出了水凝胶的随机纤维网络模型和框架式模型,实现了对水凝胶宏观力学行为的细观机理探索;提出了可以表征水凝胶在多种环境和多种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的本构方程。本书对水凝胶准确的力学行为实验表征技术及细观机理研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分享
  • 收藏
[学术精汇] 南疆沙漠区单炮记录间品质差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南疆沙漠区地层平缓,同相轴连续,从浅到深层位也较齐全,但常会遇到"不同位置的原始单炮记录间同相轴信息相差较大"的现象,包括同相轴的数量、清晰度、相对能量关系等,表现为同一条同相轴在某些炮记录中有,而在另一些炮记录中不可见,或者在有的单炮记录中非常清晰,而在另外单炮记录中非常微弱,给人感觉这些同相轴在单炮记录间"上蹿下跳",而且人们在整个工区都难以挑选到品质相当的典型单炮记录做展示。究其原因,本文分析认为,各个排列上的沙丘鸣震不同,导致单炮资料品质差异大。将沙丘鸣震压制之后,单炮记录的品质趋于统一。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对比分析,厘清了该区沙丘鸣震波场特征,并据此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压制沙丘呜震方法。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精汇] 长江下游地区中更新世下蜀黄土沉积的古气候意义
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下蜀黄土,是反映中国南方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下蜀黄土地层记录的多个古土壤条带与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密切相关,然而古土壤形成的气候动力学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长江中下游位于老山山麓的2处下蜀土剖面的239个样品的磁化率进行分析,并充分结合已有的下蜀黄土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将2个新剖面与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进行地层学比对,揭示了中更新世以来古土壤层的气候学意义。2个新剖面与已有研究的泰山新村剖面,在最近30万年发生的3个古土壤发生层(S1、S2和S3)上相对应,与镇江大港剖和江南老虎山剖面也十分相似,说明S1、S2和S3可作为下蜀土的标志层。基于地层磁化率与镇江大港剖面的比较,确立了地层年代控制点,进而分析古土壤层的厚度。结果显示,古土壤层厚接近甚至超过了下伏黄土。古土壤的沉积速率(6.2 cm/ka,n=19)大于黄土层(5.1 cm/ka,n=17)。这与中国北方黄土高原明显不同。结合已有对下蜀土的物源研究,古土壤的形成很可能与长江搬运作用以及河漫滩堆积过程有关。通过Sadler沉积动力模型检验,古土壤与黄土层在冰期和间冰期尺度上沉积连续,物源贡献并未间断。经过沉积速率校正,近50万年以来磁化率校正值曲线清晰显示了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周期。全球冰量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很可能是古土壤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资讯] 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2023 研究前沿》,揭示全球热点和新兴前沿研究
科睿唯安公众号 2023-11-28
2023 年 11 月 28 日,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2023 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和展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11 大学科领域中的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今年是双方连续第 10 年携手发布《研究前沿》系列报告。今年的报告遴选出 128 个研究前沿,包括 110 个热点前沿和 18 个新兴前沿。报告为科研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全球科研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帮助他们以有限的资源来支持和推进科学进步。
  • 分享
  • 收藏
[学术资讯] 研究揭示:环境变化让长鼻成为大象的主要取食器官
科技日报 2023-12-01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早期象类的下颌与鼻子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早期象类的取食方式和有关器官的独特演变过程。相关研究成果 11 月 28 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eLife。
  • 分享
  • 收藏
[学术专著] 材料成形技术
周伟 2023年 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零件结构设计与成形方法适应性为主线,介绍常用的材料成形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相应零件成形工艺设计,并选取典型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实例分析。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形、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金属材料的焊接成形、粉末材料烧结成形、塑料加工成形和3D打印技术。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增加了一些材料成形新技术、新工艺,力图将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融入课程学习之中。
  • 分享
  • 收藏
[学术资讯] 咖啡渣或可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科技日报 2023-11-27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环境研究》杂志上刊发论文指出,如果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肥胖、年龄增长、接触杀虫剂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等因素引发的,从咖啡渣中提取的咖啡酸基碳量子点(CACQD)具有保护脑细胞免受这些疾病影响的潜力,因此有望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发挥变革性作用。
  • 分享
  • 收藏
[学术资讯] 火山喷发或为恐龙灭绝“埋下种子”
科技日报 2023-11-29
是什么导致了恐龙灭绝?一个国际团队的新研究表明,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只是恐龙消失故事的一部分,大规模火山喷发引发的气候变化可能为恐龙的最终灭绝"埋下种子"。新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说法,即陨石本身就是对"远古巨人"的最后一击。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 分享
  • 收藏
[学术精汇] 应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信号降噪方法
地面微地震监测数据噪声干扰强、信噪比低,对后续的微地震初至拾取、成像定位等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微地震信号降噪是微地震数据预处理中的关键步骤,而常规降噪方法常依赖于算法参数的设置,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应用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信号降噪方法。首先,使用合成信号和实际信号构造样本数据集,对构建的Bi-LSTM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降噪效果最好的模型;然后,利用训练好的Bi-LSTM网络对不同信噪比的合成信号和川渝地区油气井的实际压裂监测微地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降噪后的实际微地震信号用于地震发射层析成像,并分析图像以实现地面微地震信号的震源定位。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微地震信号中的各类噪声,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震源定位的精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参数调整,具有良好的泛化特性。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学术精汇] 城中村非正规空间自组织演化分析与启示——基于苏州沈巷村的思考
城中村非正规空间是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自发形成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嵌合体。揭示城中村非正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规律,可以为其治理和改造提供方向及策略。在分析城中村非正规空间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以苏州沈巷村为例,根据空间组织主体,将城中村非正规空间的自组织演化划分为"个体导向的自创生""关系导向的自扩张""社会资本导向的自进化"3个阶段,剖析城中村非正规空间自组织演化的时空特征和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中村非正规空间的自组织演化中,空间组织主体由"村内人"向"乡内人"和"圈内人"扩展。城中村非正规空间演化与重构,既是城中村社会关系网络拓展的外在表征,又是社会关系网络变迁的结果。2)在城中村非正规空间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从"自创生"阶段的血缘到"自进化"阶段的地缘和业缘,关系网络自始至终发挥着强化信任和凝聚共识等重要作用。3)需要尊重城中村自组织逻辑,采用自下而上的协商行动,有效推进城中村非正规空间的治理。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ele}}]
{{it.source}} {{it.pushTime}}
  • 分享
  • 收藏
[{{ele}}] {{it.title}}
{{it.artSummary}}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ele}}]
{{ele.authorName}} {{it.journalsYear}}年 {{it.periodical}}
{{it.artSummary}}
  • 分享
  • 收藏
[{{ele}}] {{it.title}}
主办单位: {{ele.name}}
时间:{{it.detail.beginTime.substring(0,10)}} 地点:{{it.detail.address}}
  • 分享
  • 收藏
[{{ele}}]
{{ele.authorName}} {{it.periodical}}({{it.journalsYear}}年第{{it.journalsTerm}}期) {{it.periodical}}({{it.journalsYear}}年第{{it.journalsTerm}}期)
  • 分享
  • 收藏
  • 下载
  • 在线阅读
[{{ele}}] 免费 {{it.detail.salePrice}}
发布时间:{{it.detail.auditStatusTime.slice(0, 10)}}
{{it.detail.publisher}}
  • 分享
  • 收藏
百家号 更多>
中文知识网
中文知识网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请完成认证

x

请尽快完成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才可以发表文章等内容
前往认证
x
Document
欢迎登录中文知识网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您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登录

您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忘记密码

登录
子账号登录
欢迎注册中文知识网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我已阅读并同意 《使用协议》 《隐私政策》
注册
已有账号, 马上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新获取
重置密码
已有账号, 马上登录
子账号登录
登录
主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