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地区地震发震机制与迁移特点研究

学术精汇
百科精选
作者:
阮庆丰刘俊清田有张宇蔡宏雷刘财*
作者单位:
1.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3. 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长白山火山综合地球物理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 吉林省地震局6.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研究重新拾取震相到时,对2003—2021年松原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法在松原地区获得0~20km深度的高分辨率三维VP和VS模型,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地震迁移与震源区速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显示:2003—2021年松原地区地震总体沿着松原—肇东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震源区(123°E—125°E,44°N—46°N,0~15km)的泊松比变化范围为0.24~0.30,平均值为0.242,低于0.3,推断震源区地壳内部几乎不存在部分熔融.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低P、低S波速度异常处,推测震源区下方热物质上涌所携带的流体注入到地壳后触发了松原地区地震.研究区下方5~10km深度现存在一条连接松原市、前郭县和长岭地区,北北东走向的S波低速带,推断松原—肇东断裂为深部流体提供了通道,控制了地震呈北北东向串珠状展布,且地震随时间具有回跳的迁移特点.根据断裂弱化模型推测松原地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但在长岭地区,小地震可能会持续发生.
关键词:
松原地区前郭地震地震迁移性速度结构发震机制
刊期:
2022,9(65)
所属栏目:
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
分类号:
P315
DOI:
10.6038/cjg2022Q0132
页数:
13
页码:
3309-3321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